罗刹海市为什么引起共鸣?嗜痂之癖,世情如鬼而已!_手机搜狐网
没想到,音乐发展到了今天,却被一帮戏子人为地划分三六九等,那英说,刀郎的歌只有农民才会喜欢,不符合音乐的审美标准。什么时候音乐的标准是由一个戏子来决定了?真还以为在满清呢?真还以为自己是满清贵胄的后裔呢!还记得自己当初唱的《山沟沟》吗?算不算数典忘祖?
至于那英的好友杨坤,恐怕已经忘记自己当初是怎么出道的了吧?忘记自己出道时是如何遭到别人的打压与欺辱了,时过境迁,居然化身为恶龙,去打压后辈,一句“刀郎的歌算得上音乐吗?”暴露了他的素质,包括他的音乐素质。有人说,他的歌,适合便秘时唱。我不知道为什么给人这个印象。有知道的说说看?因为我没听过他的歌。
更搞笑的就是汪峰了,什么因为大家听太多优质歌曲,所以对刀郎这种粗糙风格产生了新鲜感。更是令人感到莫名其妙,我们老百姓喜欢什么歌曲,需要一个戏子来规定划框么?并不需要。
当然,更为恶心的就是高晓松了,“谁敢在我面前唱刀郎的歌,休想过关!”好大的架子,中国音乐是他家开的么?“如果我发现有人把刀郎的专辑放在我的桌子上,我会直接扔进垃圾桶”。他什么时候养成了这种心胸狭窄的性格的?是遗传于他的父母吗?
至于中国好声音,网络上盛传的“50万转腚费”,要不要解读一下?
审美权,不仅仅是音乐领域,在教育领域,绘画领域等艺术领域的审美标准,都不应该被一小撮人所垄断,更不能被欧美势力来干预。审美权应该掌握在老百姓的手中,才会正常化。联想一下毒教材吧,就会明白是怎么回事了。
明明中国歌坛出现了一位王者,可以在音乐的舞台上站着不拉屎的戏子们却勃然大怒,无所不用其极地打压,为什么呢?
真相就是:在流行音乐时代,整个中国的音乐市场就这么大,大家的消费力也就这么多,消费你,就不能消费他,而刀郎专辑的市场攻击力极为强悍,居然卖出300万张的史无前例的成绩,连张学友,周杰伦,都自叹不如,更不要说那杨汪高了!这才是真相,因为,这帮音乐舞台上的既得利益者,为了垄断音乐市场捞钱,对于不与他们同流合污的后辈,就会颠倒黑白,胡说八道,极力抹黑,吃想太过难堪。
一如蒲松龄写的《罗刹海市》里的罗刹国贵族一样,以丑为美,花面逢迎,世情如鬼,嗜痂之癖,举世一辙。这是全世界范围内的贵族世家的通用作法,在舞台上看不起泥脚子的贵族们,垄断了资源,底层优质的泥腿子们想要冲突阶层的固化,首先要过的一关就是这帮老贵族世家们,如果老贵族世家不愿从舞台上下来,怎么办?
只有中国找到了解决办法,就是王朝更替,用刀与剑将他们赶下历史的舞台;
而在欧洲,由于欧洲各个国家的贵族互相通婚,你中有我,根本不可能实现王朝更替,所以,在中国,是没有贵族的,而在欧洲,贵族到今天仍然是可以世袭的!
比如,在中国,从西周以来,就是贵族门阀掌握着整个国家的政治、经济与军事,垄断了整个国家的核心资源,他们只在内部通婚,绝不允许寒门子弟进阶,即使是中国封建王朝的顶峰大唐王朝,居然也被操纵在28个大门阀贵族的手中,主要由分布西北的关陇贵族与分布在齐鲁的山东贵族把持。
安史之乱,几乎灭了关陇贵族,黄巢起义,几乎灭了山东贵族,朱温叛乱,则彻底将关陇贵族集团与山东贵族集团一扫而光,连他们的族谱都烧得干干净净,从此这帮贵族在垄断操纵了中国近千年后,终于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。
然而,经过宋元明三代的科举制度,中国又出现了一帮通过科举而成长起来的文官贵族集团,到了明末终于达到了顶峰,叫“东林党人”,明末的东林党人,即使明朝灭亡了,他们仍然活跃在历史舞台上,成为了清明统治的帮凶,到了清末,他们再次锐变,成为洋大人的买办;民国时期,再次摇身一变,先后成为北洋旧军阀与蒋李阎冯新军阀的幕后财团,直到新中国成立,他们才土崩瓦解!然而,今天,新东林党人似乎又有死灰复燃的趋势。
可以说,表现在乐坛上的“如鬼世情”,只不过是这帮人再次想固化自己地位的小插曲而已,更麻烦的是在经济上,通过经济上的不断扩张,他们已经提出了政治上的诉求了,他们的代表人物柳传善说:要承认以他为代表的“企业家”的突出贡献,给予明确的政治地位。
哦,然后再通过政治地位,来固化他们在经济上的利益,真的打得一手好算盘啊。他们难道忘记了中国的红旗是怎么锻造的了吗?
刀郎的《罗刹海市》之所以爆火20亿的阅读量,恐怕还跟如今的国企裙带化,民企圈子化,高科技公司买办化也有一定的关系,因为,这些毒瘤带来的就是老百姓的生活水下下降化,人们将所有的不满发泄在《罗刹海市》里,这才是背后真相的根源。